好的,这招其实很简单,核心就是“变被动为主动,但姿态放低,提供价值”。
当你感觉客户没有回复消息时,不要一味等待,更不要直接质问“为什么不回消息”,那会显得很尴尬且不专业。
试试这样做:
1. 换个角度思考:客户可能真的忙,可能没看到,也可能对你的信息不感兴趣,或者需要更多时间考虑。不要预设负面情绪。
2. 适时发送“价值型”跟进:
不要直接问“在吗?”或“看到消息了吗?”。这太直接,容易引起反感。
可以分享一些与客户需求相关的、有价值的内容。比如:
一篇行业报告或资讯,并标注“觉得可能对您有帮助”。
一个你为客户类似情况做的成功案例(脱敏处理)。
一个解决客户潜在痛点的技巧或小工具推荐。
一张轻松相关的表情包,配上“不知道您最近怎么样,希望这点小内容能让您会心一笑,不回复也没关系哈~”
3. 信息点要轻,不施压:
这条信息的主要目的不是“催”,而是“提醒自己存在”、“保持连接”、“顺便提供价值”。
语气要轻松、友好,甚至可以带点自嘲或表示理解对方忙碌的态度(比如“知道您可能很忙,不回复也没关系”)。
关键:只发一次价值型跟进。如果客户还是没回应,就暂时放下,不要再发类似信息,以免变成骚扰。
4. 耐心等待:有时候,一次跟进后,客户可能需要时间消化信息或安排时间回复。保持耐心。
总结一下: 这招的核心是“用价值信息代替催促,用低姿态保持连接,给客户空间,也给自己台阶下”。这样既表达了你的关注,又不会让客户感到压力和尴尬,是轻松且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