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深感孩子内心的需求并非源自于自卑,而是他渴望从父母那里寻找到对生活美好未来的期盼。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能够和事实。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佳,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他的认知和经验尚未足够成熟到理解,与其他小朋友相比,无法旅行、品尝美食、乘坐豪华车辆,并非他的过错。这实际上是家庭背景的反映。(请谅解我直言不讳,但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很多孩子在心理发生变化时,会不自觉地将家庭的问题归咎于自己。他们误认为自己的存在导致了不幸的发生。而父母若缺乏开导孩子的能力,问题便可能愈演愈烈。
孩子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因贫穷而产生的自卑感,更包括家庭纷争带来的压力,“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困境,以及父母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发泄,以及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因此:
请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吧。关注他的喜怒哀乐,了解他每天的所思所为,而不仅仅是询问他的学习成绩。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陪伴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孩子的内心安全感主要来源于大人的关爱。
前阵子由于的影响,一些机构暂停了服务。当孩子看到我在家时,我告诉他,虽然我现在没有去工作,但我有了更多陪伴他的机会。其他孩子的父母需要去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较少。以前我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你,但现在我有空了,这应该让我们都感到高兴。
也可以坦诚地与孩子分享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因为爸爸妈妈年轻时未能珍惜时间,没有好好读书,所以现在工作较为辛苦”。并询问他对未来提升生活品质有何规划。这无疑是一个鼓励他努力学习的良机。
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家最近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这都是因为爸爸妈妈一直在不断地努力。这些都是正面的能量。
面对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我们的态度,将决定一切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