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合价的定义: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结合后表现出的性质,也就是在形成新的化合物后所表现出的性质。这些化合价的状态,虽然一开始可能感觉难以记忆,但在做了大量题目并熟悉了常见元素的价态后,就会发现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同学可能会依赖口诀来记忆,但如果没有口诀,也不必担心。这里给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化合价判断方法。
首先是“记主族元素,以主族元素推过渡元素”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题目,特别是常见的化合价判断题目。例如,对于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除了过氧化物中的氧是-1价外,其余的都是-2价。我们可以根据氧的化合价来判断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主族元素中常见的元素化合价可以总结为:h( 1,-1)(但-1价极为少见,仅在特定化合物如nah中存在),o(-2,-1)。
接下来是整体法,适用于那些看似复杂的化合物,比如hcn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其实不需要纠结于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而是关注整个化合物的转移电子数。例如,在配平离子方程式时,只需关注整个离子组的转移电子数是否平衡,而不需要纠结于每个离子的具体化合价。
对于有机化合物,比如弱酸ch3cooh,其化合价的计算主要涉及到c、h、o元素。如果无法直接标出化合价,可以尝试写出其结构简式,如c2h4o2,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计算其化合价。
虽然化合价看起来可能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就能轻松应对。不必过于担心记不住所有的化合价,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