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手有余粮心不慌后半句(手有余粮心不慌) – 28百科知识网-pg麻将胡了模拟器

手有余粮心不慌后半句(手有余粮心不慌)

当我十六七岁的时候,每次看到家里那些高耸的粮仓,心中都充满了厌恶!

没错,那些粮仓与我并无深仇大恨,真正让我心生怨恨的,是每年五黄六月时,我必须将仓内的粮食搬出来晾晒。要在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把粮食一颗颗归仓,这就是农人们常说的:热收麦,凉收豆。

当时的我还未长成,身高较矮,每次都要扛起满载粮食的袋子,颤颤巍巍地踩在小板凳上,才能勉强将粮食倒进粮仓。完成这些我极不情愿做的事情后,我总感觉像是一块被晒干的风干肉,连续十天或半个月的千斤粮食的翻晒,简直是要了我的半条命!我深深恨透了那些粮仓和其中的粮食,特别是粮仓上那些刺眼的年份标识(92年收、93年收、94年……)。

当我提出反抗,建议卖掉麦子以补贴家用时,(因为即便家人吃上几年,也消耗不完这些麦子,何况每年都有新收成。)迎接我的总是父亲的怒目圆睁和满口的黄牙咆哮:你没挨过饿,怎么知道粮食的宝贵?

父亲对土地的热爱,让我无法理解。村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弃农务工,每年回家时都带着厚厚的和体面的衣服,让我羡慕不已!

但父亲却把别人不种的地视为珍宝,一定要拿来耕种。看到父亲那贪婪的模样,我仿佛看到了旧社会的地主老财。

如今我真的无法理解父亲的坚持,我也渴望外面的繁华生活,羡慕他们手中的。父亲曾怒不可遏地指责我年轻未挨过饿,那些红绿在不过是废纸一张,怎能与粮食相比?

我对父亲的观念感到困惑,这个时代早已是科技兴农,哪里还有什么?一年辛勤劳作所得的粮食收入,远不及别人一个月的外出打工收入。我知道乡土和农耕社会离不开土地和粮食,但现在经济社会,进口粮食那么多,为何不用钱来购买呢?

如今我在城市生活多年,早已看不到那些讨厌的粮仓和土地,父亲也已故去。但三年却让我每天不再回味父亲当初的责备。也许正是那些岁月的磨砺和生活的体验让我逐渐理解了父亲的坚持和担忧。


手有余粮心不慌后半句(手有余粮心不慌)

你可能也会喜欢...